English

市场呼唤老年食品

1998-10-31 来源:光明日报 张晓曦 蓝永新 我有话说

老年人的肌体组织结构、器官的代谢功能逐渐衰退、新陈代谢日趋缓慢,腺体分泌减少,咀嚼力、消化力逐渐下降,疾病也会不断缠身。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——食品必须营养合理。早些年,不少厂家就开始重视老年食品的研究开发,并以单纯的营养型向调节生理机能过渡。那么,现在的老年食品市场究竟怎样?笔者近日在武汉亚洲贸易广场、中南商业大楼、武汉广场、徐东平价广场、盛世百货等几家大中型商场作了一番调查。

经调查发现,这些商场销售的老年食品无一例外地均由牛奶、豆奶等乳制品和以参类为主的滋补品“领衔挂帅”,只有少许“降糖饼干”作配角。在乳制品中,大多数都是适用于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的无糖奶粉、双纤维降糖粉,降糖的绿豆营养羹,玉米粉、麦片等,还有一些加钙的“壮骨奶粉”和豆奶粉,它们当中清楚地标明“中老年人适用”或“助寿奶粉”的只有“伊利”、“三鹿”、“光明”、“龙丹”、“完达山”等五六个品牌的产品,其他有些只注明“无糖”,像“皇室”、“人人家”麦片,而标明“加钙”的则是适用于老中青少各个年龄层次的人。它们的价格较为合适,300~400克一袋,售价在6.60元至20元之间,易让人接受。相反,商场里销售的诸如洋参系列、氨基酸钙口服液等营养滋补品则是“高档消费”,使大多数老年人望而却步。比如具有强心补气、滋阴精火功效,适宜心血管、高血压病人的金日牌美国洋参口服液,一盒5支共150毫升,售价38元,且每天须服1—2支,难怪一些老年人说:“这么好的补品谁不想买,但我每月三四百块的退休工资难以承受这价格之‘重’啊!”

据有关人士介绍,我国老年食品的研究和生产十分薄弱,缺少专门的生产厂家和生产规模,在整体上还未形成专门的老年食品工业体系,市场上的老年食品结构单一,大多都是滋补性质的,预防性和疗效性的食品非常少见。由于这些以冲剂、含片、胶囊、口服液形式出现的食品很多都属于医药类的营养滋补剂,不能作为正常食品进食。况且老年食品在宏观上被列入保健食品的范围内,这两年,其质量时有起伏,品种也是多年不变的老面孔,使得老年人对它降低了兴趣和信任,这也导致老年食品“低迷”。

我国人口多,而且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.2%(该数据截止至1995年10月1日),老年食品的需求和前景非常广阔。要开发好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,就需要我们的生产厂家对症做“食”,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标准,研制出品种多、营养高、疗效好,价格大众化的功能性食品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